2008年4月2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七版:镜鉴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特供的汽车配件为何在市场上销售?
任荣珍 张嘉 文/摄

  公司报案称出了“内鬼”
  去年11月1日,某集团到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区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该集团在嘉兴市区设有A、B、C三家子公司,其中A公司生产的定点特供国内某知名汽车公司的汽车配件在市场上发现有通过非法渠道销售的迹象,怀疑公司内部员工有偷盗出卖的作案嫌疑。
  就在经侦大队民警进行案件调查之际,当天,B公司的马林南来到经侦大队投案自首。
  1984年出生的马林南是B公司的仓库班长。据马林南交代,原任B公司开发部经理的杨奇明几年前下海经商,是杭州隆信汽配贸易商行负责人。2007年7月,杨奇明经做托运业务的徐卫华介绍,与马林南相识。
  三人决定从公司内偷运出汽车配件,放在杨奇明的店内销售,货物按出厂价计算分成,马林南五成,杨奇明、徐卫华合分五成。过了几天,马林南和杨奇明决定撇下徐卫华自己干,到时分赃则成了马六成、杨四成。
  经过了解,马林南得知杨奇明要的汽车配件只有A公司才有,便唆使A公司的仓库组长沈海荣偷仓库内的汽车格栅配件。
  去年8月27日晚上9时许,沈海荣伙同A公司仓库管理员詹冬平,偷出价值17余万元的100箱汽车格栅配件,通过马林南雇的货车运到了杨奇明所在的汽配店。马林南、沈海荣、詹冬平各分得赃款5.2万元、3.2万元、1.6万元。

  顺藤摸瓜牵出系列案
  经侦大队当即成立专案组。当晚,民警立即驱车赶赴杭州,在杭州隆信汽配贸易商行将杨奇明抓获。在事实面前,杨奇明交代了2007年8月27日的作案事实。
  次日一早,一夜未曾合眼的办案民警将沈海荣、詹冬平传唤至南湖分局。沈海荣还交代了另外一起内外勾结案件——2006年,他还与公司的其他人员一起合伙作过案。
  2006年6月前后,沈海荣、马林南与A公司会计盛敏强、生产部的胡建平一起,经过事先预谋和分工,将价值1.8万元的汽车格栅配件偷运出公司,并藏匿于盛敏强事先租赁的租房内。盛敏强随即将这批货物以低于出厂价的价格联系销赃至杭州,卖得赃款6000元。赃款几个人分了。
  之后,马林南又交代了2006年4月至2007年8月其他4次利用职务便利作案的犯罪事实。
  案件脉络渐渐清晰,而杨奇明在民警的心理攻势下,重又牵扯出了徐卫华——原先他与马林南想要撇开之人。
  原来,当徐卫华从马林南口中得知公司管理较严很难下手时,直接找到沈海荣。沈海荣伙同詹冬平于去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先后分两次将仓库内42箱汽车格栅配件,通过徐卫华的货车偷运出公司,再转运至杭州隆信汽配商行。徐分得赃款2万余元,沈得3000元,詹得2000元。
  涉嫌职务侵占案的6人已落网,只有胡建平是漏网之鱼。原来,胡建平2006年从公司辞职后到处打工,民警分析春节期间胡可能回老家过年,就放弃春节休假,冒着冰冻严寒,赶赴山东宁阳胡的老家进行布控。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大年初七,胡建平在家中被抓获。
  案发后,经侦大队民警不遗余力地进行追赃。去年11月8日,民警在杨奇明藏匿赃物的杭州一租房内搜出汽车配件285件;嫌犯的家属主动到分局交纳赃款16.65万元。
  3月7日,马林南、杨奇明等7人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其中杨奇明还涉嫌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南湖警方向南湖区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
  (本文涉案人物均为化名)